4月29日至5月1日,第37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唐山科技館舉辦。本屆大賽由河北省科協、河北省教育廳主辦,河北省科技館、唐山市科協、唐山市教育局承辦。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海龍,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監事長李曉亮,李四光紀念館高級顧問及館長特別助理、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女士,唐山市委副書記張旭,省教育廳、省科技館,唐山市科協、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
唐山科技館大賽外景
開幕式由省科協一級巡視員鄭麗萍主持。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海龍代表主辦單位講話。
王海龍在開幕式講話
王海龍指出,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歷經 30多年的創新發展,已成為河北省面向全省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開展的一項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綜合性科技品牌活動。各級科協組織、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構要站在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將弘揚科學家精神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鏈條,深入開展青少年科技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進一步探索“雙減”政策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方法路徑,不斷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大力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用實際行動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黨和國家培育一批批有理想、敢擔當、勇創新的時代新人。
張旭在致辭中強調,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在唐山舉辦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意義重大,這是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培養創新能力、展示創新成果、發現創新人才的基礎性科學教育實踐。希望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勇擔科教育人的強國使命和時代責任,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培養更多未來科技創新的領軍人才。希望青少年努力提高自身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實踐中涵養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奮力譜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各地參賽隊選手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邀請了分別領銜本屆大賽評審監督委員會、評審委員會、道德倫理審查委員會的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杜彥良、張英澤以視頻方式致辭,他們對本屆大賽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希望廣大青少年在探索中感悟科學精神,在實踐中創新創造,積極爭做推動國家發展、人類事業進步的棟梁之材;12名唐山籍往屆大賽獲獎選手代表作了視頻發言,他們以自身經歷傳授經驗,勉勵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敢于創新、勇往直前,不斷追求科學夢想、探尋科學奧秘。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共同啟動大賽活動
本屆大賽以“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全省共有40萬余名青少年參加,收集各類作品21360項。在各市評審的基礎上,有2134項作品上報參加了省級評審。經過初評遴選,192項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25項青少年科技創意作品、16項優秀科技實踐活動作品、24項科技輔導員創新作品和100幅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畫參加了這次終評和展示,同時15名優秀科技輔導員參加論壇進行交流。參賽作品涉及工程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物理與天文學、生物醫學、化學、行為和社會科學共8個學科。
出席開幕式領導和嘉賓展廳參觀學生大賽作品
大賽終評展示活動為期三天,在此期間,選手們將自己的作品面向公眾進行展示并接受了評委們的封閉問辯和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測評。大賽期間,大賽網上展廳同時開啟,公眾可登陸河北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服務平臺(https://hebei.xiaoxiaotong.org/)參觀大賽網上展廳。
為進一步提高評審水平,涵養優良學風,保證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本屆競賽組委會特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劉尚合、張英澤分別擔任大賽三個委員會主任,建立起從申報審查、道德審查、項目評審到監督監察各環節全方位保障的大賽組織、評審工作系統。
本屆大賽的評審工作分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此次終評結果將由大賽組委會審查通過后向社會公布。
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會現場
大賽展評期間,組委會特別邀請李四光紀念館高級顧問及館長特別助理、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女士為參賽師生作了精彩的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鄒女士以《石跡耿千秋——李四光的故事》為題,。講述了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奉獻奮斗的故事,引領聽眾回到那段崢嶸歲月,跟隨李四光“科學救國”的足跡,共同體悟他偉大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來自京津冀三地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對“雙減”背景下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進行研討。來自全省中小學的15名科技輔導員在論壇上宣講科教方案,展示他們的創新理念、科普創意和活動設計。
京津冀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校長論壇
科技輔導員論壇交流現場
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歷經30多年的創新發展,已成為河北省面向全省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開展的一項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綜合性科技品牌活動,是我省中小學各類科技創新活動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一批又一批的科技英才在活動中嶄露頭角,揚帆起航,踏上投身科技創新事業的時代征程。
請輸入手機號碼!